真的,生命在轉瞬間都可能有各種變化,而在許多變化中,我們是沒有任何思考的空間,唯有時時做好預備迎見主面。
星期日, 4月 03, 2011
生命的轉瞬
真的,生命在轉瞬間都可能有各種變化,而在許多變化中,我們是沒有任何思考的空間,唯有時時做好預備迎見主面。
星期六, 4月 24, 2010
星期四, 5月 14, 2009
來自耀光、怡青一家的消息2009-05
親愛的朋友 收信平安
最近朋友遇見我們,總是會關心的問候:「簽證還沒拿到嗎?什麼時候會去美國?」說真的,我們完全無法知道確切的時間,那種掛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的感受,彷彿過去那一群以色列人在曠野中一樣,遲遲不見「雲柱」與「火柱」的任何動靜。在等候中,我們必需為此做出相當大的調整,特別是家庭的生活、孩子的就學、我們的事奉…。雖是如此,但是奇妙的上帝,卻在這段時間給予了我們許多「此時此地」才能經歷的信心考驗與成長。
三月份耀光與自立浸信會的李英柏牧師前往貝里斯,一方面為了九月份的短宣隊做先前的考察,另一方面也參與當地事工的培訓。在此行中,耀光從李牧師身上,學到許多寶貴的功課,包括與人的應對以及對各種需要的敏銳與回應;另外,也對當地華人所面臨的艱鉅處境,有更深的認識。在美期間,耀光除了應邀在教會分享之外,也開始一步步熟悉總部的行政作業,一方面和同工間有更多的相處與互動,和溫博士一起學習配搭,瞭解差會的實際運作,並且也開始逐步著手短宣隊的聯絡與籌畫;另一方面,則從和支持各宣教士的教會與弟兄姊妹建立關係開始,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支持宣教士的宣教士。
我們回台灣三個星期之後,耀光就前往差會開始在美的述職事奉,怡青必須一個人處理孩子的問題,又要適應不同的生活與角色的轉變,心裡有一股莫名的壓力,如果剛好碰到孩子非常不聽話的時候,就會產生很深的沮喪感。每日對孩子重複的叮嚀、上下學、用餐、做功課、玩遊戲、彈鋼琴、家事等等,好像要把整個人耗盡;三月份耀光第二次去美國時,怡青和三個孩子也不斷感冒生病跑診所,她感到非常疲憊。但是上帝也透過這兩次的分離,磨練怡青的耐力與獨立性,以及再次學習單單的仰望神更堅強地生活,畢竟以後耀光還是會有長時間外出事奉的機會,在自己的家鄉開始學習面對,總比到了美國再來適應來的好吧!
感謝神使用我們在這段時間和不同的教會、弟兄姊妹分享緬甸事工的需要以及中信的宣教事工;也以我們過去所學的、所經歷的在教會中做短期的栽培訓練;並且協助中信出版部找到在台灣的代理;還要感謝神讓我們在這段時間可以沈澱下來,釐清思緒、反省內在,從神支取靈力、重新再出發。
這半年來,我們自己的體會是,很多的時候,我們會對未來給自己定下許多計畫表、時間表,當然這些安排並非憑空想像,而是經過諸多的實際情況考量與評估而定下,我們也會在禱告中,將其交託、祈求上主能順利帶領。然而,就在禱告交託之際,我們往往會忽略了一個極其關鍵的因素,那就是「上主的時程」,並且這個時間表是需要用信心和等候來經歷的。怡青在近日的分享中說道:「在等候之中,我學會了什麼是『等候』:因為有一些功課自己還要學習,而且只有在此時此地才能學習得到;有一些問題還需要應付解決,否則必定成為將來事奉的攔阻;還有許多神的恩典要去經歷,使我們被祂的愛滋潤,以致於可以充滿愛與力量。」
代禱事項:
1. 最近帶領了一位大學時期的同窗同學決志信主,求神繼續引導她,讓她更深地認識主耶穌,並活出喜樂有盼望的生活。
2. 為我們母會的信徒代禱,能在真理上不斷扎根,不被世俗錯謬的學說所引誘;也盼望我們在成人主日學中所教導的課程,能激勵他們在生活艱難之中,仍要為主積極傳福音。
3. 繼續為簽證一事代禱。
4. 感謝神使我們的信心跨入另一階段,在等候中,滿有喜樂與能力。
5. 三個孩子有不同的特質、個性,讓我們在教導上頗感吃力,求神賜下智慧耐心,幫助我們可以引導他們走在得神、得人喜悅的道路上。
6. 為我們這段時間可以多陪陪年老的雙親,與他們有多方面的分享與學習而感恩。
7. 為我們的健康代禱:孩子們陸續出現過敏的症狀。
「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四十三18-19)
關心您的
耀光、怡青
心牧、心樵、心耘
2009年5月15日
p.s.我們的部落格有增添許多的東西,歡迎您上去看看,幫我們衝衝人氣,也給我們一些意見吧!!同時歡迎介紹給您的朋友喔!
「築夢工程部落格」:http://liuyaokuang.blogspot.com/
--------------------------------------------------------------------------------
劉耀光 林怡青 劉心牧 劉心樵 劉心耘
※珍惜生命中的緣分 知福而惜福 勇於為主作一個夢 築夢而踏實※
星期四, 4月 23, 2009
轉換事奉工場前的日子
林怡青
幾日前丈夫問我,你還不打算動筆寫嗎?我仍然躊躇了一會兒,其實知道要寫下這段時間的感觸與心得時,思緒仍然是很混亂的,或是說有些不知從何分享起的感覺。四年在緬甸的宣教告一段落,自己原本抱著一種心態,以為可以好好休息了,終於可以喘一喘氣了,沒想到事與願違,內心的波瀾起伏之大,是自己原沒有料想到的。
我和丈夫結婚三個月後,就到新加坡神學院讀神學,有五年之久,然後到緬甸宣教四年,長年在外地,在台灣都只有短暫的停留,所以我也是抱著過客的心情,認為這一次大概也只是兩個月就能前往美國,開始另一個新的生活;不料,去年十一月美國發佈有關宗教人士簽證的新政策,而我們被通知必須等待較長的時日,得知後我有一些不知所措的感覺,因為律師也沒有給我們一個確定的時間,使我有前途茫茫的感受。我馬上就禱告神,尋求神,我的心裡有好多好多問號?我們是經過長時間尋求與印證,一路走來很清楚神的帶領,但是我不明白為何有這樣的變卦與困難,怎麼我們申請的時間和改變政策的時間這麼恰巧,難道是上帝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新的事奉不在美國?每一天與神的對話不斷持續,但是神卻沒有回應。
在無奈中,也是得趕緊為孩子找學校,讓他們有規律學習的生活,但是為孩子報名時,都很難向學校老師解釋清楚我們的情況,學費不知道要怎麼繳,必須做很多溝通的動作,到底要不要買制服?是買課本呢還是用印刷代替?雖然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但對我們來說卻是很難做決定的事情,關鍵點就在於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離開,每一筆的花費都得衡量它的價值性,並要考慮孩子可能產生的感受與反應。
我們回台灣之後,和公公婆婆還有小叔住一起,因為居住空間狹小,我們帶回來的行李使得環境顯的更擁擠與雜亂,本來認為短時間還可以忍受,所以並不打算拿出來,需要時再去翻行李箱就好,並且把我們一些短袖的衣服和書本裝在箱子裡,一箱一箱堆起來,房間只容我們一家五口勉強可以睡覺的空間。後來問題就來了,找一個東西要翻箱倒櫃的,本來以為不會用到的物品,時間一長,都需要用了;因為我們過去居住的地方都沒有冬天,所以孩子們幾乎沒有保暖厚重的衣物,但是想到買了之後,這些東西要怎麼帶去美國,實在有些傷腦筋;而台灣天氣變化異常,忽冷忽熱,所以厚重的衣服,與輕薄的衣服,就這樣不斷地輪替裝箱與翻找,而且重點是我們家有「五個人」!這並不是一件輕省之事。
我們結婚十年,早已有了自己的家庭習慣與生活方式,所以這一次和公公婆婆的相處中,發現自己不太能適應,也必須做很多的調整,包括心態,真的體會當人媳婦的箇中學問;而孩子們也需要學習如何去跟老人家生活,一切必須要有尊敬順服之心。我們回台三個星期之後,丈夫就前往差會中信開始在美的述職事奉,我必須一個人處理孩子的問題,我一方面要適應不同的生活、角色的轉變,心裡有一股莫名的壓力,如果剛好碰到孩子非常不聽話的時候,就會產生很深的沮喪感。記得有一次,我帶三個孩子去圖書館看書,他們很興奮,但是也很吵鬧,對於別人產生的干擾,我覺得很不好意思,不過因為過去也沒有這樣的機會教育他們在這種場合要安靜;回家時,我的右手提著十本童書,左手拿著他們脫下的外套,而那三個孩子就像脫了韁的野馬一樣,一個跑東,一個跑西,一個跑南,當時恨不得自己有八隻手,可惜沒有,我只能站在原地聲嘶力竭的叫他們回來。這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段而已,每日重複的叮嚀、上下學、用餐、做功課、玩遊戲、彈鋼琴、家事等等,好像要把你整個人耗盡了,而那段時間孩子和我自己也不斷感冒生病跑診所,感到非常疲憊,有時我會想,為什麼要生這麼多個,如果只有一個孩子的話應該會輕鬆些!再加上對丈夫的相思之苦,那真是一言難盡啊!
雖然離開了緬甸,心裡還是很掛念那裡的一切,看著每一個班級的學生名單一一為他們代禱,也會想起教會詩班的成員,是否仍然持續事奉?是不是還為了找不到工作而徬徨等等,畢竟陪伴他們走過四年的時光,有許多美好的回憶!不過,我深知神的手從沒有停歇過,神是如此地愛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神會按著他們的需要繼續給予供應與支援,我們會是他們永遠的代禱勇士。然而在回想與禱告中,神讓我看見自己的軟弱,宣教過程中,我所遭遇到的一些傷害,似乎仍然在心中隱隱作痛,我自己嚇了一跳,我以為自己已經寬恕了,解決了,其實不然,我並沒有真正饒恕,也沒有讓神完全醫治撫平我的傷口, 只是以空間和時間來遺忘,我以一顆懊悔的心尋求神的饒恕,我也透過神的話語不斷更新自己的心思意念,我心裡完全明白,神給我這段時間,讓我可以沈澱下來,釐清思緒、反省內在,從神支取靈力、重新再出發。
我以為環境的轉換是休息與安歇,但是這半年來,我深深體會無論身在何處,即使是在自己的家鄉或是熟悉的地方,仍然要面對各樣的困難與挑戰,仍然要應付生活的種種問題,忙碌是無法改變的。更何況福音的使命已在我心中生根發芽,一有機會,我就想我能為主做些什麼?的確,事奉是不可能安歇下來的。但是神再次提醒了我,真正的安息是與祂常親近的結果,與外在的環境無關!
在等候之中,我學會了什麼是「等候」:因為有一些功課自己還要學習,而且只有在此時此地才能學習得到;有一些問題還需要應付解決,否則必定成為將來事奉的攔阻;還有許多神的恩典要你去經歷,使你被祂的愛滋潤,以致於可以充滿愛與力量。
我的心中早已得到了神給我最寶貴與奇妙的回應!
「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四十三18-19)
星期二, 10月 24, 2006
追憶常望傳道有感
聽到這消息,我們一時無法理解,這新鮮傳道才剛事奉三個月,在學校讀書時是活潑有朝氣,而且還是中心籃球場上的球王,同時也是今年耀光所排的「曙光」福音歌舞劇的男主角,他的聲音是耀光這兩年幫學生錄音當中,是最有潛力的,如今,他生命力的風采只留在佈道會現場錄影的VCD上以及我們的記憶中。
生命的短暫與奧秘,網網身為有限的我們所不能夠理解,有時我們也會向上帝發問「為什麼」?好不容易才完成神學訓練,正要在主的教會好好的事奉,年紀輕輕也才二十來歲,就這樣離開了世界?我們想這個答案只有掌管生命的主知道。
他是我們第一位教過的學生離開人世,那種感覺很奇怪,同學們說他們很難過,但我們也很難過,這難過是一種很複雜的感受,有所謂「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情感,耀光跟同學說,如果是學生送老師走還比較容易接受,但老師送學生走,這倒是很難去陳述。然而我們卻體會到那一些當父母送走他們孩子的那一種辛酸。
然而,我們相信常望傳道在主的懷裡享受安息,雖然事奉的不長,但對主來說已是足夠。反倒是主還留生命的我們,更要好好珍惜生命,珍惜上主給予我們的時光,為主擺上,奔走那上主要我們奔走的道路。讓這有限的生命向這世界時時發出光彩,哪天主突然召我們回去,我們也不會覺得遺憾!!
星期三, 10月 18, 2006
仰光盲人院探訪有感
九月底錫安團契有機會到盲人院觀摩,那天的確令人印象深刻,老實說,我們也是第一次到盲人院,裡面的孩子知道有客人來,紛紛出來集合,有的人扶著欄杆前進,有的是一個一個搭著肩,有的拄著柺杖,每一個孩子個兒小小的,與他的年齡應該有的身高不相稱;再望眼看看這個建築物,相當簡陋。大部分的人是因為生病導致眼睛失明或是其他意外,幸好在盲人院中認識耶穌基督,幫助他們克服了恐懼與絕望。
在緬甸,聖經本來就不容易獲得,更何況是盲人所使用的聖經,而且光是一卷書就有四、
這裡的環境不比台灣或是其他地方,沒有多樣的技能或是工具來訓練他們謀生,只有學習按摩與編織藤類用品如小凳子,生活極為艱難,聽到莫不令人為之鼻酸。
其中一位女孩,聽見我們倆是音
星期二, 7月 25, 2006
星期日, 6月 11, 2006
箇中滋味
多),要編輯製作的影片也完成大半,只剩下一個密集課程和畢業典禮的剪輯,雖然很
忙碌,但也感謝神的保守,身體也逐漸的健康。
同時還有一件感恩的事,隨著這陣子下不不少的雨(雨季),所以電力的供應比較好一
點,現在平均一天停電六個小時,至少晚上睡覺是有電的,所以我們的睡眠品質也隨之
改善許多,白天的精神也比較好。之前耀光和怡青也在說,有時候真的很矛盾,明明不喜歡
整天下雨,搞得濕答答的,但是卻又希望他一直下雨,因為這樣才會少停電!您能體會
箇中的滋味嗎?
星期三, 4月 05, 2006
忙碌到了極點
星期五, 2月 24, 2006
雨過天晴
星期四, 2月 09, 2006
好久沒上來
星期四, 2月 02, 2006
與哀痛的人同哭
星期日, 1月 29, 2006
星期日, 1月 01, 2006
嶄新的一頁
當然,我們家還有三個小娃,事奉雖然繁重,但陪伴他們的成長同樣是上帝託付我們的事奉之一,此外,我們夫妻的關係,也是上帝給我們永續經營的偉大事業,期盼,這一切能在新的一年寫下嶄新的一頁!!
星期五, 12月 30, 2005
強制休息
現在終於比較好了,精神也不錯,可以面對今天的歲末守歲,晚上聚會可要持續到十二點多,希望能以舒適的身體迎接2006年的到來,並且在上帝面前,立下新的心志,築夢踏實。
星期二, 12月 27, 2005
參加出殯禮拜有感
這位老姊妹是那一間教會的執事,同時也是教牧同工的好伙伴,當她的主任牧師為他主持這一個禮拜時,也不由然的為之落淚,雖然,我和她之間僅有握手之緣,但透過其他人向我的描述,我也能夠感受到那留下美好見證的腳蹤。
所以,當我為學生們挑選慰問詩歌時,就選了這首「靠恩得救」,這首詩歌可堪稱這位老姊妹的寫照,同時更成為我們在世之人的人生標的,透過這個機會,將這首詩歌和您分享:
靠恩得救
塵世羅網,我將去掉,生前苦味永不再嘗
靈魂升天,何等榮耀,在父宮裡歡喜頌揚
地上帳棚,將要殘壞,不知何時就臨眼前
來生住處,救主預備,在父家裡享福完全
世間日月,將要墜落,美好光陰忽然快過
主已應許,良善忠僕,與祂同享永遠安樂
我今儆醒,務要等待,把燈剔亮望主快來
天門大開,救主領導,在他足前感謝跪拜
我必要見主,面對面,永遠歌唱救我恩典
我必要見主,面對面,永遠歌唱救我恩典